地址:青浦区白鹤镇外青松公路3889号
电话:400-1882-517 13194677939(刘经理)
邮箱:shineliu@shanglangas.com
临床检测用碳13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、储存与质量控制规范
阅读量:1 |
您是第1位访客!
碳13二氧化碳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关键,本文我们将针对临床检测中碳13二氧化碳气体的核心需求,从制备、储存、质量控制等三个关键环节为大家讲解。
一、制备环节核心要点 1.原料筛选与预处理 我们一般用碳13-碳酸氢钠、碳13-甲醇等医用碳13标记的前体,但要保证同位素的丰度在99%以上,才能符合临床的灵敏度要求。 之后我们需要去除硫化物、氮氧化物等杂质来进行提纯,让它的纯度达到99.95%以上的标准,这一步我们可以采用精馏法进行处理。
2.主流制备工艺 我们在制备碳13二氧化碳的时候主要有两种主流制备工艺,其一是化学合成法,利用碳13-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,温度在30-40℃生成硫酸钠、碳13二氧化碳以及水; 另一种是采用低温冷凝+分子筛吸附组合的纯化精制工艺,通过零下78°的低温去除水分,在用13X型分子筛来吸附烃类杂质,这种方法可得到不低于99.995%的碳13二氧化碳。
3.制备环境控制 在制备过程中,我们一定要注意制备环境的问题以免出现污染与安全问题, 所以全程都需要在Class8洁净车间进行,采用气流单向流设计;同样设备材质首选316L不锈钢,避免金属离子溶出污染的问题。
二、储存环节关键规范 1.容器与包装 容器要使用内壁钝化处理完毕的铝合金气瓶,15Mpa的工作压力,同时瓶口要配备PTFE密封垫,单瓶容积≤10L,同时贴附内含同位素丰度、批号、有效期、警示语的专属COA标签。 2.储存条件控制 同样环境以及放置规范也要注意,要存储在温度5-30℃,相对湿度≤60%的环境中,一定要注意远离火源和氧化性物质;气体在防止时候要固定防倾斜的直立存放,瓶与瓶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上,同样注意室温储存下有效期不大于12个月,每3个月要抽查一次丰度稳定性,避免产品不符合实验需求。 3.GMP合规要求 要实行“双人双锁”管理,建立完整出入库台账,并且储存区要安装泄漏检测仪,报警阈值不能高于0.5%vol,同时每日巡检并且记录信息。
三、质量控制核心体系 1.关键质控指标与标准
2.全流程质控节点 同样我们要保证质量的问题,每一个质控节点都要抽查检测,如在原料质控中药抽检每批次前体的丰度与纯度;而在中间品控制检测中要在反应终点检测pH值,纯化后第一时间检测水分含量;制出成品后要符合《中国药典》2025版气体标准及ISO15189实验室要求,才可出厂。
2.追溯与校准管理 而且我们要组好溯源管理,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追溯系统,通过批号就能调出生产、检测以及储存数据; 而且检测设备,比如IRMS、气相色谱仪等也需要每年通过法定计量机构校准,之后吧校准证书留存归档。
临床检测用的碳13二氧化碳对于每一位患者的检测来说非常重要,关乎到患者是不是真的出现问题以及能否快速解决问题,所以在制备过程中从原料到出厂都要严格把控,为我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 |